close
之前挑喇叭的時候,我們到音響店裡因為兩組喇叭而猶豫不定。一組喇叭是英國製的,這組喇叭每一種音樂經過擴大機推出來的音符都非常的舒服,不論是澎湃的銅管,或是呢喃的藍調,都能讓耳朵有如吃了人參果般的服貼。另一組則是德國製的喇叭,這個公司原本是製作潛水艇的聲納,二次大戰之後改做喇叭。因為之前是做聲納的,所以它推出來的聲音非常的真,聽小提琴就像是有一位小提琴手站在肩膀上,就是這麼的接近耳朵。滑音、顫音……一個也逃不了這組喇叭的呈現。
 
此時,我和阿東著實躊躇了一番,遲遲無法下決定。老闆這時對我們說:「看你們喜歡『music is music』或是『music is true』就可以決定了。」他接著解釋:「現在的音響界不外乎走兩個路線,一個是music是聽爽的,只要耳朵喜歡,管它什麼跟什麼。所以這種喇吧會比較甜一點,尤其是用木箱來共鳴的,能把聲音某些尖銳的地方收得很好。另外一種是music是要聽真的,真正的聲音是怎樣,透過喇吧就是要忠實的呈現,CD錄了什麼,我就要聽到什麼,好聽也好刺耳也罷,我就是要聽到。」
 
我突然發現,我跟阿東的人生觀好像是這兩句話,我選擇了Life is life。從學生時代開始,讀書我總是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完成,只要學生生涯過得精彩,其實不用太care那多得的幾分,人生就那麼一次,何必太過小心翼翼,在過程當中過著自己真正想要過的生活,對於痛苦悲傷儘量一笑置之,用幽默與一點玩世不恭的態度來過活。就算在不如意當中,也得找出那一點點的樂趣。
 
而阿東則是Life is true的實踐者。他認真腳踏實地的過日子,仔細的品嚐人生的酸甜苦辣,不故做瀟灑也不沈溺悲傷,值得喜悅的事情來臨了,他就放開心胸開心享受。痛苦悲傷的事情迎來,他也不逃避閃躲,默默體會這些滋味的刻骨銘心。
 
這兩種生活方式沒有對錯,不過我們都各自用自己喜歡的這一套生活模式過著自己的生活,不過結婚之後,我發現我漸漸的有被阿東影響到。開始會認真看待人生的某些階段與橋段,不再選擇逃避或是用想像糊去那尖銳不願目睹的細節,也不再像年輕時愛用臨時抱佛腳胡亂瞎趕一些自己的工作,像年輕時那樣喜歡自我安慰「匆促會激發靈感」。現在的我,雖然還是阿東嘴裡的「無懷氏與葛天氏」,但是至少現在我在敲碗唱歌的時候,還會半睜著眼看看路過的是不是皇帝老子啊!
 
至於阿東是否有受到我的影響呢?很慚愧的,應該是沒有。(或許有那麼一點點點點吧!)不過,他現在會學到適時的放鬆,而且天天跟我在「練瘋話」,現在也挺會回嘴的,我覺得兩個人慢慢的往中間值靠近,也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成長(吧)。
 
那麼,後來我們買了哪一種喇叭呢?
你猜。科科…….
 
 
文【白飯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ins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