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個月邁入十個月的檸檬Q,用每天都不同的發展來向大家宣告:「我已經不是你們心目中的嬰兒了,我長大了~」她喜歡用手指指東指西表達她的自由意識,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她的表達方式可是直接又明顯。她用自己的方式的告訴大人:「我吃飽了,不想再吃了」「我想去那裡看看」「我現在想要自己玩一下」「我需要抱抱」「我正在大便」「我想要嚐一口你手上的東西」......每當看她認真的表達著自己意見的時候,總是無法讓人忽略她的存在。
每天早上,當我把檸檬Q放到客廳的地板上,她就展開她勁量電池的一天,不停的冒險、探索、研究,她那永無止盡的好奇心驅使著她往每一個未知前進,我在廁所盥洗、在廚房準備她的食物泥、在沙發上吃早餐,就看著這個包著尿布的探險家一直在開拓她的疆土。中途如果讓她發現新東西就算小如一根頭髮或是從她自己嘴邊滴到地板上的口水,她便會停下來仔細的研究,把頭髮用小手指頭捏起來,在左右掌心裡傳遞。看到自己在地上的口水,便會用手指頭在口水上畫來畫去,把那一小攤口水努力的擴大再擴大......
喔~~媽咪拖地沒乾淨,讓我抓到一根頭髮
從八個多月開始,檸檬Q便聽得懂「不可以」或是「NO」的指令,只要我說不可以或是NO,她就會定在原地不動,然後轉頭過來看我,雖然會按照我的意思停手不動,但眼神總是無辜夾著不願意。有一次公公看到我說:「不可以!」檸檬Q定住不動的畫面,他大讚我把孩子教得很好,而我也沈醉在這份讚美當中,於是當檸檬Q接近違禁品或是危險物品時,我就毫不考慮的下達指令,從未思索這樣方式有何不妥。後來娘家媽媽一直要我不要限制孩子的行動,儘量讓她自由探索,剛開始我覺得應該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什麼是不可以,不能碰的東西就是不能碰。但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
以檸檬Q的年紀,她並不能瞭解為什麼這個東西不能碰,那個東西就可以,因為她不知道為什麼,所以當我阻止她碰某些東西的時候,或許她會因為我說「不可以」的嚴厲語調或是嚴肅臉色,而順從我的意思把她探索的小手縮回來,但是我相信她的小腦袋瓜是非常困惑的,在她的眼裡每種東西都是新奇的,為什麼可以玩玩具,卻不能玩手機?光靠「不可以」來限制她,其實只是懲罰了她的好奇心,對她並沒有任何教育意義。
於是,我明白一個道理。給檸檬Q一個安全且能任意探索的環境是我們的責任,在這環境裡面檸檬Q每個東西都可以碰,她不能碰的東西大人就有責任把它們都收起來,而非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又阻止她去觸碰,久而久之,她的好奇心總是受到了阻礙總是遇到「不可以」,便再也無法蓬勃發展。娘家媽媽的想法是正確的,我不該濫用「不可以」三個字,檸檬Q這年紀就是需要去探索,每一個她所遭遇到不同材質的的物品、高低不同的環境與寬窄不同的空間,都是在幫助她小腦袋建構對這世界的印象,她這麼努力的學習,我怎能狠心對她說出:「不可以」三個字,對她熱騰騰的求知慾澆一盆冷水?
媽咪說每件東西都可以的(大喜)
手指頭卡在小縫中(大驚)
對冒險家而言,戶外的研究也不能少
神農氏說植物最好的研究方法就是親自吃吃看
我相信很多寶寶都喜歡自己吃飯,但是當媽媽都會因為寶寶吃得一整身而大冒汗,這是需要訓練的,不是訓練寶寶,而是訓練媽媽,媽媽要長大顆心臟,儘量告訴自己看寶寶吃進去的,不要看寶寶掉出來的。檸檬Q凡事都很愛自己來,媽媽我也就讓她亂弄一通,頂多吃完再抓去洗澡,不過,有很多食物可以幫助寶寶不要吃得這麼恐怖,例如條狀的蔬菜棒、小片的土司麵包、切成小塊的軟性水果,娘家媽媽的觀念很先進,常常要我給檸檬Q多嘗試的機會,讓她自己拿東西吃,我自覺不是有潔癖的媽媽,但是每每看到地板上的殘渣也會有想要抓狂的感覺,好在都能一直催眠自己:「寶寶在學習,不給她機會以後怎麼會自己吃飯?」「她比以前進步了,以前都是頭髮吃得比嘴多」「地板再擦就乾淨了,孩子的學習機會不要錯過」......
媽咪,妳說我是不是做得很好?妳的手可以放開了~~
滿十個月的檸檬Q喜歡跟人互動,除了喜怒哀樂之外,有更細膩的情感表現,會期待、會委屈、會困惑、會撒嬌、會耍賴、會興奮、會猶豫、會得意......,也因為有很多機會跟不同的人互動,她的情感表達漸漸的越能精準的呈現她內心的意思。例如她對我表達喜悅的方式,與爸爸、阿公、阿嬤、舅舅、小阿姨、伯伯、叔叔,甚至陌生人是不同的,就算是喜悅也有了親疏的分別,這是她的一大進步,代表她的情感有了豐富的層次,每個人對她也有了不同的意義。
那眼神是不是透露很多情緒呢?
又唱又跳,典型的獅子座--「鎂光燈動物」
最後以這張照片當結尾吧~期待檸檬Q第十一個月的更多不可思議
文【白飯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