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件事情都有一體兩面,那麼人一定也是這樣。

「追風箏的孩子」是在講一個關於兩個孩子的故事,但是最後當我闔上書頁時,我只覺得整本書寫的都是這一位父親。這兩位小孩只是這位父親的兩面,就如同書的作者所說,他自己是父親活在現實生活上的那面,富裕、有權勢但也自私與軟弱。而哈山則是這位父親的另外最美好的那一面,忠誠、坦白、正義與勇敢。

這些看似矛盾的特質卻統合的存在於自己的內心裡。與我們每一位平凡人一樣,每天都為著該有的美德而努力,也為著難以抗拒的誘惑罪行而懺悔著。我們難免在一天無知覺裡,出現裡嫉妒、憤怒與自私的種種小惡行,但是一日復一日的掙扎卻依然無法讓我們脫離這等漩渦中。

如同阿米爾一樣,他嫉妒父親對哈山的疼愛與重視,就算哈山如此真誠的對待他,在面臨一個風箏的小小掙扎裡,阿米爾的軟弱讓他日後背負著一日復一日的痛苦,直到為這份折磨付出代價之後,他的人生才豁然開朗,他才有辦法去面對哈山對他的愛,對他的忠誠,和哈山的離開。

父親、阿米爾和哈山,複雜的父子關係,讓阿米爾與哈山原本最真摯的友誼在面對嫉妒的關係時產生了巨大的撕裂,阿米爾選擇了父親的重視,本以為這件事會使自己與父親的關係變的親近,沒想到不同的喜好和專長,還是讓阿米爾與父親只能維持著短暫的親密。
 

如果說阿米爾的一輩子都在為著獲得父親的歡心而努力著,那哈山的一輩子就是為著阿米爾而活著,就算是最後的結局,也是為著這一絲絲的信念而堅持著。每個人都有一個無法解開的結,這個結不會因為時間的消逝,或是年紀的成長而消失,相反的,我覺得會因我們的活著的日子越長,它變的越來越沈重,不論走到哪裡,就算離開一兩百里遠,在夢裡、在心裡,還是會回到那個結所在的地方,而在那個結前面,我們總是如此的無能為力。

阿米爾是幸運的,在他的一輩子裡,他還有機會回到那個結前面,為著他自己的背叛和罪行(容我用這麼嚴重的字眼描述)而努力而贖罪。整本書裡面,我覺得阿米爾最快樂的時候,不是獲得風箏比賽第一名的時候,不是父親讚賞他的時候,而是他回到家鄉為救索拉博而被毆打的那一段。

多麼暢快的贖罪過程,多麼淋漓的付出,在那一刻阿米爾覺得被打死了也是好的,這些痛苦雖然遲了這麼多年,但只要能還給哈山的,就不算晚。

而反過來看阿米爾的父親,犯了那個罪行之後(還是儘量不要透露太多細節),想用盡自己的力量來彌補卻一直無法如願,於是為了自己內心的罪惡感,他疏遠自己的孩子,他認為這樣的行為至少能公平一點。事實上,不僅沒有幫助,甚至幾乎毀了兩位孩子。

「追風箏的孩子」這本書裡面包含太多的情緒和思維,很多震撼的情節和難以接受的發展,都在作者看似平淡的筆觸之下,一一呈現。這種題材難度很高,一不注意灑狗血的場景馬上出現,如果再加上作者太多自我的旁白與剖析,就會讓這本小說變成自己寫爽的悔過書。

我喜歡裡面很多細節的描寫,例如阿米爾的暈車讓他父親覺得很羞愧這一些小事,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我想沒有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身體病痛上受苦時會感到厭惡,而他父親卻會因為阿米爾的暈車而對同車的旅客感到抱歉,從描寫這些小事,可以看得出來作者的功力,不用太多誇張的事件,就能把這對父子之間的距離呈現出來。 

我看書頁所寫這本書出版之後,成為美國各大學的指定教材,我覺得很適當。每個人這一輩子都要讀一本像這樣的書(不一定是這一本),這種書能讓我們正視自己內心最黑暗的那一面,卻也能讓我們在面對時不那麼的厭惡自己。每件事情的發生都自有理由,不論我們犯了哪些錯哪些罪,只要能面對,都有彌補的機會。 

哈山這人物的塑造是很純潔的,純潔的人性照耀了這本書裡所有黑暗的描寫,讓讀者在掩卷不忍再往下讀時,還能抱著那一絲的明亮。這個人物的成功,讓哈山在退場之後,接下來出現的人物的身上都蒙受他的光輝,每一位在某一部份都閃耀著他的餘暉。

我還是得再說一次,這本小說將會佔據我的床頭書籍的第一位好長一陣子。至少在我每天為著自己的小過失後悔時,哈山的光芒還能給我一股穩定的力量。

 

文【白飯粒】
圖【國外版的封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ins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