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期待又期待帶著朝聖的心情去看了李安的「色|戒」。

出了電影院,我忍住滿腔的想法直到車上都沒開口,阿東問我好不好看,我說:「我覺得李安沒看懂張愛玲的意思,他拍了另外一個故事。」我相信這種說法對李安而言是很嚴厲的,所以我沒有一回家就下筆評論,就先擱著。沒想到過了幾天發酵,不吐不快的思緒一直逼我得說點什麼。

「色,戒」在張愛玲的故事裡不算最精彩,但是這個故事和傾城之戀、第一爐香寫的是相同的主題,裡面的女人為了不同的理由,「色,戒」的王佳芝為了愛國心或許更貼切的說是為了女主角台上的光芒,傾城的白流蘇為了經濟,第一爐香的葛薇龍為了繼續唸書,她們都自以為可以獻出自己最有把握的那一部份,沒想到通通栽在愛情裡。

白流蘇的結局是合意的,但不代表張愛玲同意有人是例外,王佳芝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張愛玲的文本裡,王佳芝上台演一齣刺殺漢奸的戲,一開頭是那樣的糊里糊塗被拱了出來,後來第一次勾引的成功讓王佳芝自願委身於梁閏生,文中明白寫到「浴在舞台照明的餘暉裡,連梁閏生都不十分討厭了」,不是愛國心的驅使,而是舞台的魅力,讓後來王佳芝也怨道自己:「我傻。反正就是我傻。」

而易先生對王佳芝是否動了真心,這一點張愛玲給了非常明確的答案。在挑選鑽戒的時候,「本來以為想不到中年以後還有這樣的奇遇。當然也是權勢的魔力。那倒還猶可,他的權力與他本人多少是分不開的。對女人,禮也是非送不可的,不過送早了就像是看不起她。明知是這麼回事,不讓他自我陶醉一下,不免憮然。」

而到後來槍決了王佳芝之後的感覺,「他回來了又有點精神恍惚的樣子,臉上又憋不住的喜氣洋洋,帶三分春色。」易先生沒有失去摯愛情人的傷感,反而帶點喜氣洋洋,是因為他竟然發現「她還是真愛他的,是他生平第一個紅粉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後還有這番遇合。」他是得意的,得意得到了一個女人的愛,而且是「生為他的人,死為他的鬼」的真愛。

這樣看來王佳芝的犧牲和以為易先生是愛她是傻到了極點。也就是張愛玲要表達的。在挑選鑽戒的橋段裡,張愛玲還帶點諷刺的寫到「他的側影迎著台燈,目光下視,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頰上,在她看來是一種溫柔憐惜的神氣。」而相同的場合下,易先生卻是「陪歡場女子買東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隨侍,總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絲毫不帶諷刺性,不過有點悲哀。」

一件事男人和女人卻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所以結局王佳芝為了愛放走了易先生,而易先生卻毫不考慮的槍殺了王佳芝,最後易先生還在心裡想「她臨終一定恨他。不過「無毒不丈夫」。不是這樣的男子漢,她也不會愛他。」

女人是因為以為男人愛她,所以才放走他。而男人卻以為女人是因為他是一個男子漢,所以才愛上他,這樣南轅北轍的想法,構成了張愛玲這篇小說特殊之處。

也是這篇小說名為「色,戒」的原因。戒是指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釋,在我看來,這裡的戒有雙層意義,一層是戒指的意思,也代表誓言是愛。而色則是肉體,不單指女色也指的是男色。另一層的戒則是戒除,是誰要「戒色」?是易先生要戒色以防暗殺再上身?還是王佳芝要戒色?女人的肉體和心靈可以分開嗎?決定這個結局的是「色」還是「戒」?是肉體還是那個代表誓言代表愛的戒指?


從這兩方面來看,王佳芝都是輸家。肉體上易先生換情婦是常有之事,不見得王佳芝能拴住他,張愛玲寫到「不去找他,他甚至於可以一次都不來,據說這樣的事也有過,公寓就算是臨別贈品。他是實在誘惑太多,顧不過來,一個眼不見,就會丟在腦後。還非得釘著他,簡直需要提溜著兩隻乳房在他跟前晃。」而王佳芝卻是「事實是,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個熱水澡,把積鬱都沖掉了,因為一切都有了個目的。」

愛情上,那枚戒指王佳芝認為的真愛表現,對易先生而言「陪歡場女子買東西,他是老手了」,更是諷刺得可笑。

張愛玲寫小說慣帶著一股淡然高超的態度來觀看劇中人的愛恨,所以讀文起來原以為也是舉無輕重,其實字裡行間濃烈密度的情感,男女思緒的糾葛拉扯非常驚人。

而一路讀下來,原以為是易先生因為愛逃過了死劫,事實上,那個愛或許連王佳芝自己都搞不清楚。真的存在嗎?亦或是要給自己找一個目的?因為從戲一開始上演,王佳芝就不知道為何而演,王佳芝問自己「那,難道她有點愛上了老易?她不信,但是也無法斬釘截鐵地說不是,因為沒戀愛過,不知道怎麼樣就算是愛上了。」為了這樣的愛犧牲了生命,還是為了最初的愛國心犧牲了生命,我想王佳芝也不免要疑疑惑惑了起來。

張愛玲的這篇文章精彩之處就在此。

而李安的電影卻拍出另外一個故事,與張愛玲骨子裡要表達的完全不同,不能說拍差了,因為整部電影實在好,如果不說是以張愛玲的文本改編的話,我只能說是拍錯了。

(待續)

 

連結:張愛玲,色‧戒全文


文【白飯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ins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