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最後附註一,新增加戰地琴人片尾所演奏的蕭邦輝煌大波蘭舞曲(Grand Polonaise Brillante Op. 22),從這首蕭邦所作的波蘭舞曲完全可以看出他慷慨激昂的愛國心以及驚人的音樂造詣,雖然是鋼琴演奏卻能讓人充分地感受到他想表達的情緒以及那其中的千言萬語,所謂的人琴合一大概就是這樣的境界吧!

★★★

DSC05518   

(蕭邦第一次公開演奏的地點,那年他八歲,現在這個地點為波蘭總統府)

這趟波蘭華沙之旅可以說是完全不在預期之內的旅行,起因是二月份某天在華沙工作的朋友在我的臉書半開玩笑的留下要我去華沙找他的留言,當時我不以為意,想說剩半個月就要回台了,而且我又正在十萬火急的趕著我的working paper,這種不在規劃中的事情似乎不是我的私待爾。

但萬事問估狗的老症頭又發作,我隨意的查一下華沙有什麼景點,卻讓我發現那是蕭邦的家鄉,是蕭邦蕭邦蕭邦啊!!!

說起跟蕭邦的緣分,就要提到兩個人(請大家拉一下椅子,要講古了),猶記得高中的時候莫名其妙的迷上了鋼琴王子陳冠宇,幾乎是他一出卡帶就會失心瘋的跑去買,透過陳冠宇的演奏因此就這樣認識了這位神奇的鋼琴詩人蕭邦,當年印象最深的是蕭邦輕柔渾圓如同珍珠一般的夜曲op.9 no.2(這首沒聽過的人應該非常少,張均甯的VOLVO車廣告的背景音樂就是這首),再來就是氣勢磅礡的波蘭舞曲「英雄」。

第二個強力推薦蕭邦的人就是我們的周董杰倫,大家都知道他出了一張跟蕭邦完全無關的專輯叫做「十一月的蕭邦」,不過我並不是因為這專輯影響(畢竟跟蕭邦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受到他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而更愛蕭邦。

電影裡頭有非常精彩的一段鬥琴橋段,葉湘倫跟他的學長鬥琴,用了大量的蕭邦曲目,包括蕭邦黑鍵練習曲、圓舞曲、幻想即興曲...,這段真的讓我對蕭邦大大的折服(當然對於周董的創意也是),因此得知蕭邦在華沙之後,心情就開始浮動,眼看論文快要完工而且離台的時間越來越近,於是在失心瘋的情況之下,機票飯店通通給他訂下去!

訂完之後開始覺得會不會太衝動,兩天就要燒掉五位數(時間緊迫沒空去找廉價航空,為省時旅館也找交通最便利之處),不過事後發現這錢花得真是太值得了!!!以下聽我慢慢道來。

在開始閱讀這趟旅程之前,建議搭配蕭邦夜曲(Nocturne op.9 no.1)服用,效果更佳!


page1 

華沙的物價跟台灣差不多,這種物價在歐洲簡直是佛心來著的,因此這兩天過著簡直有如天堂般的生活,不過波蘭不使用歐元而是使用茲羅提(złoty) ,我是預先在瑞典換了一些,到當地若不夠用可以到兌幣所兌換,另外波蘭人相較於北歐國家的人民,英文比較不通,不過人民也算熱情友善。

旅館空間寬敞整潔,我訂了twin room(因為沒有單人房),但因為我只有一個人住所以收的是單人房價,櫃臺職員非常有禮貌,每次見了我總是馬旦馬旦(Madam)的稱呼,因為我朋友週五仍要上班的關係,所以第一天我得單槍匹馬的闖蕩華沙,早上到達華沙check in之後,我便纏著櫃臺猛問路線、景點、餐廳什麼的(因為倉促決定出遊來不及做功課),他細心的拿出地圖非常有耐心而且親切的指點我。

放下行李、稍微明白路線之後,就開始蕭邦愛之旅。

蕭邦的足跡大概都在Krakowskie Przedmieście這條街上,這條街也可以說是華沙最美的一條街,很多的景點都在這條街上。這條街上設有數座蕭邦長椅,只要按下長椅上的PLAY銀色小按鈕,蕭邦的音樂就會流洩而出,每張長椅的音樂都不一樣,因此逛在這條街上常常可以聽到周圍傳來熟悉而且優美的蕭邦琴聲,美麗的樂音常令遊客在長椅附近流連忘返。

page9

蕭邦是波蘭之光,在他離開波蘭之前幾乎都是住在華沙,因此華沙政府出了一本可以一網打盡蕭邦足跡的手冊,我在蕭邦博物館取得這本手冊之後,接下來兩天可以說是完全按圖索驥,非常容易。

當然第一站,絕不容許錯過的就是蕭邦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是互動式的,館內非常多的設施是採用影音方式,而不是單單把東西陳設在那裡而已,博物館有五樓,每一樓都有主題,包括蕭邦當年的歷史背景、家庭、朋友、戀情、作品以及最後的死亡,都有非常詳細的解說,買票之後櫃臺會給一個可以掛在身上的磁卡,每到一個展覽處只要刷磁卡、戴上耳機便有詳細的說明。

DSC05333

這區就是有個互動式的設施,現場共有六個圈圈,站在圈圈內前方的喇叭就會響起音樂,原本我認為那如果有六個遊客同時站上圈圈,音樂豈不是會互相干擾嗎?

當然並不是這樣,這一區全為同一個曲目,多人站上去就變成了協奏曲,越多人氣勢越磅礡!

page3

這區則像圖書館有一個一個的座位,每個座位的桌上都擺著一本空白的書,戴上耳機、刷上磁卡,空白的書會跑出琴譜跟曲目,而耳機當然也隨之演奏。

很開心這裡有我很喜歡的夜曲no. 20 in C-sharp minor,本來想一聽再聽,不過這個設計很聰明,為了不讓遊客霸佔太久,每個遊客的磁卡限聽一次,因此我也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了。下圖是投影出來的琴譜,其實那本書是空白的。

page5

蕭邦患有肺病,因此他跟他的愛人喬治桑(她是女的)曾經到西班牙去養病,生性浪漫纖細的蕭邦也因為這段期間的愛情生活而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傑作譬如像著名的小狗圓舞曲。

以下這區就是描述蕭邦跟喬治桑在西班牙的悠閒生活,走進這區牆壁貼著高大翁鬱樹林的壁紙伴隨著陣陣揪揪的鳥叫聲,好像真的走在西班牙鄉間小路上。桌面上立著好幾支高矮不一的喇叭,只要拉開喇叭下方的抽屜,喇叭就會演奏出抽屜內的琴譜,而且也會把琴譜投影在喇叭的正前方,非常的詩意。

DSC05256  

page4    

 這裡則擺放著一架鋼琴,旁邊放著三本琴譜,我挑了會把手指給彈斷的蕭邦練習曲Op.10 no.4放在透明的琴架上,這時候鋼琴就自動的演奏起來。值得一提的是,鋼琴前方看起來白茫茫一片,其實是投影了當年蕭邦演奏的會場佈置,這些設計都是為了給參觀者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

 page6  

接下來就是讓我熱淚盈眶的黑色小房間。

這房間很小裡頭漆黑異常,除了陳列的櫥窗有燈光之外,另用不同語言投影了兩段文字在牆壁跟天花板。  

DSC05284  

(我只看得懂英文)這兩段文字分別是:

page2  

是的!這就是蕭邦死亡收藏的小房間(抹眼淚)。

裡頭包含著蕭邦死前的容顏(鉛筆繪畫)、蕭邦病榻上修長的左手(右上)、甚至連蕭邦病床前的花都被製成乾燥花保存(左)。蕭邦的肺病越來越嚴重,後來演變成肺結核,最後醫藥罔效,過世的時候年僅39歲!!

右下是畫家所描繪死前的蕭邦,風中殘燭(琴上有兩盞燭火,一盞已熄另一盞也已經搖搖欲墜)的蕭邦正虛弱著彈著琴,而窗外的死神聽了蕭邦的琴聲也忍不住掩面動容。

page7  

這座博物館非常值得一來,我在裡頭待了三個多小時,親身受到蕭邦美妙琴聲的醍醐灌頂,對他的生平事蹟越是瞭解,越是忍不住喜愛他、敬佩他。博物館另外還有一區是記錄蕭邦在祖國波蘭遭受戰爭蹂躪時,他為鼓舞國家所作的各式慷慨激昂的波蘭舞曲(波蘭舞曲不是拿來跳舞的),波蘭是一個充滿戰爭悲劇的國家,波蘭位於俄國、德國、奧地利的中間,不僅三度被瓜分最後甚至亡國,二戰後實施的共產主義也讓波蘭吃盡苦頭,直到1898年才成為民主國家。(對二戰時期被德國納粹侵略歷史有興趣可以看看戰地琴人這部電影)

雖然這個國家受盡苦難,波蘭人卻是一個堅強的民族,而且出了不少偉大的人,除了蕭邦之外,得了兩次諾貝爾獎的居禮夫人以及提出地動說的哥白尼都是波蘭人。

page8  

博物館外頭的牆壁塗鴉是蕭邦的波蘭舞曲,這是我看過最酷的牆壁塗鴉!

DSC05335  

蕭邦中學的時候曾在下面這間教堂(Church of the Nuns of the Visitation)彈了一整年的風琴,本來想去二樓看看那個風琴(其實也不確定那個風琴是否為蕭邦彈過的那台),不過正好碰上教堂整修無法進入,只能透過玻璃從外往內瞧。

page11 

晚餐也是根據小冊子的指導,來到了一家位於地下室看起來很像地窖的餐廳。

這家餐廳是目前世界上僅存蕭邦常來光顧的地點,根據手冊上的說明,這家餐廳的菜單跟裝潢跟當年幾乎一樣並沒有多大的修改。

我興致勃勃的來到餐廳坐下之後,馬上問了伺者關於蕭邦是否有來過這裡,伺者馬上帶我到餐廳一個角落,那裡有蕭邦的油畫、琴譜還有出生地房屋的壁畫,他告訴我當年蕭邦跟他的朋友常來這裡光顧,經理隨後也出來跟我分享蕭邦與這間餐廳的淵源,一講到蕭邦,波蘭人眼神充滿驕傲也很樂意與人分享。

page18  

蕭邦的畫像還有他誕生屋子的畫像,這屋子目前還保留著也有開放參觀,但屋子在華沙郊區要搭車才會到,我這次沒有時間過去。 

page12 

晚餐接受了伺者的建議點了波蘭的傳統菜「蘑菇蔬菜湯」、「蘋果烤鴨」跟啤酒,一頓飯吃下來大概是台幣七百塊左右,吃得爽快又非常划算。

page13  

待續... 

 

【蚊子血】

註1:戰地琴人(Pianist)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與最佳改編劇本三項大獎,是根據二戰波蘭音樂家華迪洛史匹曼真人真事所改編,電影對華沙這個城市的悲劇有很多的介紹,劇中也有演奏許多蕭邦的曲目,值得一看。

順便分享這部電影最後所彈奏的蕭邦輝煌大波蘭舞曲Grand Polonaise Brillante Op. 22,從這個作品裡頭可以清楚的體會到蕭邦那顆激昂的愛國心以及他那無與倫比的鋼琴作曲天分!!

註2:想體驗蕭邦練習曲Etude Op.10 No.4讓人把手指彈斷的威力可以參考這個youtube(當然片中沒有任何人的手指斷了,請勿抱持看好戲心態,科)   

註3 :不能說的秘密鬥琴片段(杰倫真是太可愛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ins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