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有朋友要生了,朋友說看了我之前那篇「百歲醫生VS親密育兒」而打算實行親密育兒,我聽到了之後覺得有必要再寫一篇把我的想法講清楚。前一篇只是寫我自己的觀念轉變過程,並非拿兩派來做對比,更何況我文末的那段「我覺得每種育兒方式都有其道理,如果能夠取其精華,找到適合自己寶寶的方式來照顧寶寶,那就是最棒的育兒方式。不論是百歲醫生或是親密育兒這兩套看起來背道而馳的育兒模式,我想最後都是殊途同歸的目標,那就是讓寶寶快樂健康的長大。才是那篇文章的重點。

其實百歲醫生是一本非常好的書,而我的好友多多媽就是百歲醫生徹底的實踐者,她的育兒日記我每天都收看,也從裡面獲得非常多非常好的資訊。今天有朋友要生,我也會推薦他們看看百歲醫生這本書。因為這本書裡頭強調的固定作息對於新手父母而言是照顧寶寶上手的第一步。我相信透過這本書可以讓許多的新手爸媽獲得自信,不再覺得照顧新生兒是件令人沮喪疲憊的事情。

不過不論再如何的棒的書,也不可能完全適用於所有的寶寶。我第一次接導師的那年(我是先當科任再當級任),像個新手教師般的買了三四本班級經營的書來看,其中有一本非常的具體告訴你要怎麼做,小從教室布置、課桌椅的排列,大到班級秩序規範的制訂,親師之間的溝通都寫得非常清楚。那時我把這本書當成聖經來看,按表操課。第一週非常的順利,(不過當過老師的人都知道前幾週一定是蜜月期),後來發現有很多的狀況跟著書中去做實在是窒礙難行,後來還是得根據班上的學生個性做不同的調整。而育兒書籍也是如此,我們對的是人而非機械,沒有什麼一套就可以行遍天下的「標準流程」(如果有書這樣說,那本書也可以丟掉了),必須配合著寶寶做不同的調整。

每個爸媽的個性不同,每個寶寶的個性也不同,所以應該要有百百種帶寶寶的方法。就像是每個老師的個性不同,而每年帶到的學生也不同,所以就算同一個老師也應該有不同的帶法。不過老師帶班是有極限,畢竟一班三十幾個小孩,適合這個就不一定適合那個。但是爸媽面對的只有一兩三個孩子,所以就算同一對父母,對不同的孩子應該也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贏造成功的親子關係。

奉行百歲醫生的爸媽常被批評為「殘忍」、「自私」、「只圖自己方便」......我也要為他們說幾句話。我以前任教的學校裡,有幾位老師非常有原則說一不二,規矩定得非常清楚。而他們班級也常獲得秩序榮譽錦旗,有些人會說他們班上是權威教育,其實我仔細觀察過,這些老師的班級的學生因為有明確的規範,所以他們知道下一步是什麼,學生們顯得有自信篤定,跟老師配合良好,老師不花時間在管秩序的情況之下,能學習的時間較多,班級氣氛也積極向上,實在沒什麼不好。

不過百歲醫生好歸好,我實在不認同裡面那句常常被引用的話:「今天你不讓寶寶哭,明天寶寶就會讓妳哭」。其實不需要要把親子關係說成這樣,好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寶寶哭或爸媽哭中間選一樣,寶寶到家庭裡來是一件難得的恩典,不該用這種態度來對待,如果新手爸媽能從固定生活作息裡頭獲得自信,何必一定要走到如此極端?而且我相信「哭」也不是固定生活作息唯一的手段。(寫這段很怕又有百歲醫生支持者的媽咪來說我沒把書看清楚

我記得我當老師的第一年,有老鳥老師千叮嚀萬交代我一進教室就要給學生下點馬威,否則學生就會把我看破手腳,到時候要管學生就很難了等等理論,於是我教書第一年幾乎都是板著臉孔上課,那時我有帶靈犬他們班的科任課,跟靈犬熟了之後,靈犬才跟我說,還以為我是一個不笑很嚴肅的老師。後來是我自己ㄍ一ㄥ不下去,才回復本性,用自己的方式來帶學生,被我教過的學生都知道我有多瘋狂,所以我覺得百歲醫生用這句話來嚇新手爸媽實在不應該,其實每個爸媽都有天賦可以帶好自己的孩子,只要用心找到方法,何需這樣火裡來水裡去的?

而我自己選擇親密育兒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覺得我的寶寶適合親密育兒,而我自己也喜歡親密育兒的方式。就像每個老師帶班的方式不同,沒有什麼對錯,只要班級裡的學生開心,就是最適合的方式。我當初看親密育兒百科,一開始被這本書嚇到,覺得標準好高,哪有可能做得到這樣。後來得感謝主,和我媽媽、婆婆與身邊給予我幫助的家人,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如此育兒,也讓我從中得到雖然辛苦但是甘甜的滋味。我真的得說親密育兒百科這本書非常好,非常適合我,讓我在摸索育兒的過程中,給予我很大的鼓勵與信心,我非常感謝威廉醫生寫出這樣一本書,就如同用百歲育兒法的爸媽感謝丹瑪醫生是一樣的。

所以......這兩派可以和解了嗎?

 

文【白飯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ins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